赛诺菲行贿引深思 医药界要敢于“打老虎”

赛诺菲行贿引深思 医药界要敢于“打老虎”

 

 继葛兰素史克的商业贿赂案后,代号为“培根”的爆料人举报世界医药巨头法国赛诺菲公司,向79家医院的503位医生,借“研究经费”名义,支付约169万元的费用。而8月10日,诺华制药前医药代表亦披露了诺华为追求药品“善龙”在北京几家大医院中销量的快速增长,以直接向医生提供推广费用的方式换取销量的不当行为。这一系列涉及医药贿赂事件的集中爆发,引发了舆论的强烈关注。

赛诺菲所谓的“研究经费”到底属于正当医疗服务费用范畴还是商业贿赂“回扣”,引来诸多争议。赛诺菲表示,新药上市后的临床监测试验(即PMS)在全球被普遍采用,这既有助于药企更进一步了解新药的治疗价值,又能给医生制定合适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学术信息。业内人士表示,药品上市后的临床监测的确非常重要,但可惜目前国内多数药企仅仅把PMS当成一种促销手段,临床医生对PMS的重视程度也很弱,如果参与临床试验的医生根本没有履行病例观察和研究的职责,而只是一味“填单子、报名额”,无疑涉嫌变相收受回扣。

医药界收受变相回扣的情况早已是行业积弊,甚至已经成为医药行业的“潜规则”——“赛诺菲事件暴露出来的问题不是个别现象,带有一定普遍性。”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会长田武汉教授说。而中国医药企业协会管理会会长于明德则认为,“外企还好一点,国内药企行贿现象更严重”。近年来药品价格居高不下,“看病贵”成为民生不堪承受之重,药企的商业贿赂负有不可推卸之责。

要整饬医药领域的沉疴乱象,净化医疗卫生环境,解决民众看得起病,买不起药的怪象,就必须严厉打击药企的商业贿赂行为。医疗行业要健康发展,首先要强调的是从业者的自律,一方面要加强对药企贿赂行为的打击和约束,另一方面,要打造廉洁医院,建立医生的自律制度,堵住商业贿赂的“后门”,更重要的是要执行严格的法律监管。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邓海华指出,国家卫生计生委将坚决支持查处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案件,坚持行贿受贿一起查,对于行贿的企业和个人进一步完善不良记录制度,同时建立医疗诚信体系,严厉惩处制度,加大处罚力度。同时,要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,立足于长远的制度建设,从源头上探寻治本之策。除了建设医药购销公开交易平台,规范医药购销秩序以外,更重要的是破除“以药补医”机制,切断医院与药品、医生与开单之间的利益关系,进一步“医”“药”分离。另外,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,完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,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,合理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。

 

+1
321
发表评论
相关文章
2017年最新“慈善互助、虚拟币、原始股、资金盘”骗局黑名单…
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对于直销行业说了啥?
消费全返骗局“云联惠”卷土重来
天士力闫希军:修订《专利法》延长药品专利保护期完善创新药进医…
吃不起的“阿胶”
天津尚赫直销模式引质疑产品被指夸大宣传
直销界团队

热文